大律刘姓

起源于山东邹城大律村的姓氏
大律刘姓是祖籍在山东邹城市大律村,始祖为唐代刘守道的所有刘姓族人。据《刘氏碑文》记载:“当李唐之世,有讳守道者,卜居巨越山前之大吕(律)村,是为我刘氏居邹之远祖”,[1]距今一千数百年。大律刘姓为彭城苗裔,堂号为“藜照堂”,现有人口约一二十万。是邹鲁地区人口最多、分布最广、历史最悠久的刘姓支派。

历史记载

民国二十三年臧家伟修《邹县新志》记载:刘氏始祖名守道。据明成化十八(1481)年刘氏祖[yíng]林碑,自唐以来,世居巨越山南。宋景佑(1034-1037)间,有刘赞者,计已传十世。称善好施,世有令德。明洪武年间(原文:洪武三十五年,但洪武年号仅31年),有刘罄甫,从戎得功,授辽东广宁前卫千户。刘氏祖茔在罗头社王家沟村西,林基五十五亩三分三厘。其子姓(孙)散居大律,刘家庄、辛寺、刘家洼、白家庄(今属平邑白彦镇)、香城、将军塘、大河滩、张庄、韩家庄、官庄、田黄河西、卧虎石(今山亭店子镇龙虎)、李家岭、黄家林、仙桥庄、末亭、果庄、灰埠、石山汪、灰埠西山等村。
《邹县新志·刘衍喜先生宗派碑序》也记述,“当李唐之世,有讳守道者,卜居巨越山前之大吕(律)村,是为我刘氏居邹之远祖”,距今一千数百年。另据曾目睹大刘家林祖碑的韩庄族人刘绪华回忆:大律刘姓始祖刘本,字守道,兄弟二人,其兄刘木,字守通。而南葛庐村大律刘姓《例赠文林郎讳朝宏字廷勋碑文》记载,“……刘氏彭城苗裔移居邹之大律村,继迁南葛庐……”当时大律刘姓祖碑犹在,莫亭刘姓和南葛庐刘姓刻碑时肯定与祖碑进行了考证对接,其说与史志吻合可信,故本谱予以采用。据史料推测,始祖刘守道卜居时间是740年前后,正是唐玄宗(712—756在位)二十六年(738)诏令各州郡建开元寺的时间,距今1270多年。鉴于巨越(凤凰)山下曾有开元寺及唐窟刻佛,刘姓始祖卜居大律可能就是为筹建开元寺开凿开元大佛而来。
《邹县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