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僖公

鲁庄公之子
鲁僖公(?-前627年),姬姓,名申,春秋时期鲁国第十八任君主,鲁庄公之子。公元前659年至公元前627年在位,共在位33年。鲁僖公的谥号为“厘”,意为“中庸且谨慎”。他在位期间,执政大臣包括季友臧文仲等。 公元前660年,鲁庄公的儿子公子般被季友立为鲁君,即鲁君子般。然而,鲁庄公的夫人哀姜勾结私通,杀死了鲁君子般。随后,鲁庄公的儿子启方继位,即鲁闵公。季友趁机发动政变,立公子申为鲁僖公。尽管鲁僖公没有晋文公的雄才大略,但他的机敏和生存智慧丝毫不亚于重耳,是一位杰出的国君。

人物简介

公元前662年,鲁庄公[hōng],其继任者公子般和鲁闵公均处于庄公弟庆父的控制下,先后在位2个月和2年而薨。最后是季友辅佐年少的姬申即位,是为鲁僖公。国乱主少,季友的权势是不小的,在鲁国也确实起到了柱石的作用。渐渐,僖公也能利用三桓和众臣(如臧文仲)势力相互牵制,国君渐渐起色,到僖公16年季友、公孙兹死,僖公已经完全掌握国政,17年(前643年),齐桓公死,齐国内乱,一直到前632年晋楚城[]大战,天下都处于“无伯”的状态,国际形势变化莫测,中小国家的生存环境极其严酷。就是在这10年的特定历史时期和环境里,鲁僖公倾出其无穷心血,为我们展现了他令人赞叹的高超政治智慧和机敏诡异的应对能力,一度几乎使鲁国发生质的飞跃。

精明深算

鲁桓公(前711-前694年在位)的治国才干实在是平平,而且,因为老婆(文姜)和大舅子(齐襄公)私通而被害于齐国。然而就是这么个窝囊的主,偏偏善生嘉子:不仅鲁庄公英明能干(后来虽然齐国的霸业确立,但他凭借着不俗的表现,仍然使鲁国赢得了霸主足够的尊重,可参见“曹刿论战”),而且,庆父叔牙季友三个公子(他们的家族世称“三桓”,最终架空了国君)也都是厉害角色。前662年鲁庄公薨,鲁国的夺权和立嗣斗争开始,总而言之,经过2年乱七八糟的斗争,前659年,叔牙、公子般、闵公、庆父先后身死,最后是季友辅佐年少的姬申即位,是为鲁僖公(前659-前627年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