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丘

古时冬至帝王举行祭天的圆形高坛
圜丘是古时冬至帝王举行祭天的圆形高坛,又称圜丘台、祭天台、拜天台。圜丘雕饰多为龙饰,望柱柱头雕以盘龙,出水饰[chī]首,而各层须弥座间则雕以雷纹、缠枝莲纹。[1]在中国陕西西安市北京市和韩国首尔市均有圜丘或圜丘遗址。[2][3][4]
北京天坛圜丘坛是保存较为完好的圜丘,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庑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台等,[5]明朝时为三层青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五年(1750)扩建,并改青色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四周绕有两层联檐通脊覆蓝琉璃瓦矮墙,称[wěi],内壝圆形,外壝正方形,象征“天圆地方”。[5]

主要景观

介绍

圜丘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又称祭天坛。圜丘坛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圜丘坛是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圜丘明朝时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扩建,并改蓝色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皇帝每年祭天时,都从西边牌楼下轿,然后步入昭亭门,进昭亭门到圜丘坛。四周绕有两层名叫墙的蓝色琉璃瓦矮墙。第一层墙为方形叫外;第二层墙为圆形叫内,象徵“天圆地方”。内中央处,就是祭天台(也叫拜天台),即圜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