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冯·洪堡

德国科学家
亚历山大·冯·洪堡(1769年9月14日—1859年5月6日),[1]出生于德国柏林,逝于柏林,是世界第一个大学地理系-柏林大学地理系的第一任系主任。他的哥哥是柏林洪堡大学创立者威廉·冯·洪堡[2]德国著名博物学家、自然地理学家。19世纪科学界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3]
亚历山大·冯·洪堡出身于普鲁士一个地方贵族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1787年考入法兰克福大学学习经济学,以后又先后进入柏林大学、哥廷根大学学习工厂管理、植物学矿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3]1799年开始,亚历山大·冯·洪堡在美洲旅行了五年,尽可能多的采集并研究了动植物标本。1808年起他留居巴黎整理资料,先后达21年。亚历山大·冯·洪堡在巴黎出版了不少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1799~1804年新大陆热带区域旅行记》30卷、《新西班牙王国地理图集》(1810年)、《植物地理论文集》(1805年)等。在1830-1848年间,他常受外交使命奔走于普、法两国之间,有时间的时候则致力于他的毕生大著《宇宙》一书。[2]
亚历山大·冯·洪堡曾被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盛赞为“大洪水后真正伟大的人物”。[4]洪堡研究奖由德国亚历山大·洪堡基金会于1972年设立。[5]

简介

弗里德里希·威廉·海因里希·亚历山大·冯·洪堡( Friedrich Wilhelm Heinrich 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年9月14日-1859年5月6日),著名的德国自然科学家、自然地理学家,近代气候学植物地理学地球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涉猎科目很广,特别是生物学地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