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型

所有血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血型(blood type)是由不同的等位基因所编码的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广义的血型是指所有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的类型,血型鉴定在人类学、遗传学、法医学临床医学等学科都有广泛的实用价值。[2]
1901年,奥地利人Landsteiner发现了第一个人类血型系统即ABO血型系统。[3]1940年,Landsteiner与Wiener发现人类的红细胞膜上具有和恒河猴红细胞膜表面同样的抗原,即Rh抗原,故将这种血型系统称为Rh血型系统。[4]截至2025年6月,国际输血协会已确认48种血型系统,其中ABO血型系统是临床实践中意义最大的血型系统,其次是Rh血型系统。[3]
ABO血型系统依据红细胞膜上所含凝集原类型而将人类血液分成四种血型,分别为A、B、AB、O。截至2024年,已发现四十多种Rh抗原(也称Rh因子),与临床关系密切的是D、E、C、c、e5种,其中D抗原的抗原性最强。医学上通常将红细胞膜上含有D抗原者称为Rh阳性,而红细胞膜上缺乏D抗原者称Rh阴性。[3]

历史

1901年奥地利人Landsteiner发现了第一个人类血型系统即ABO血型系统。[3]1940年,Landsteiner与Wiener发现人类的红细胞膜上具有和恒河猴(Rhesus monkey)红细胞膜表面同样的抗原,即Rh抗原,故将这种血型系统称为Rh血型系统(Rh blood group system)。[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