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九韶

中国南宋数学家
秦九韶(公元1208年—1268年),字道古,祖籍鲁郡(今中国河南省范县),出生于普州(今资阳安岳县),中国南宋著名数学家,精研星象、音律、算术、营造之学,与杨辉李冶朱世杰并称为宋元四大家。[1][2]秦九韶于南宋绍定五年(公元1232年)考中进士,历任建康府通判、江宁府知府、琼州守等,后遭贬,卒于梅州任所。[2]
秦九韶是中国古代宋元数学研究高峰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所著《数书九章》代表了当时中国数学的先进水平,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秦九韶系统总结和发展了高次方程数值解法和一次同余式组解法,创立了“正负开方术”和“大衍求一术”,比西方著名数学家高斯建立的同余理论早550多年,被西方称为“中国剩余定理”。[2]此外,秦九韶的数学成就还有海轮公式、大衍总数术等。[1]
秦九韶的数学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数学应用于社会生活并有所拓展,也证明了东西方数学各有所长,西方以系统性、逻辑性取胜,东方以实用性、构造性见长。[2]

人物简介

秦九韶,字道古,其父亲在南宋朝廷里当一名不大的官,他跟随父亲居住在杭州,因而有机会向太史学习天文、历法,又同隐君子学习数学。18岁那年,他返回故乡,举义兵抗元,为义兵的首领。后来,到四川当过县尉淳佑四年﹝公元1244年﹞为建康通判,不久母丧,还家守孝服丧,在这期间他把历年积累下来的数学研究成果加以整理,于淳佑七年﹝公元1247年﹞九月,写出《数书九章》18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