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图斯·弗拉维乌斯·恺撒·维斯帕西安努斯·奥古斯都

罗马帝国第十位皇帝
提图斯,全名提图斯·弗拉维乌斯·恺撒·维斯帕西安努斯·奥古斯都(拉丁语:Titus Flāvius Caesar Vespasiānus Augustus,公元39年12月30日-公元81年9月13日),原名提图斯·弗拉维乌斯·维斯帕西安努斯(Titus Flavius Vespasianus),因与其父韦帕芗同名,史学家通称为提图斯,教会中文作提多王。罗马帝国第十位皇帝,弗拉维王朝第二位皇帝,公元79年6月23日-公元81年9月13日在位。[1]
提图斯以主将的身份,于公元70年攻破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围攻战),大体上终结了自尼禄皇帝在位末期爆发的犹太战争。在他短暂的两年执政期间,罗马却接连发生数起严重灾害: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庞贝及附近城市被毁;公元80年,罗马发生严重火灾与瘟疫,提图斯四处奔波,尽心尽力应对灾情,是一个在当时普遍受到人民爱戴的皇帝。公元81年9月13日,提图斯因发热病逝(亦有传闻为其弟图密善谋害),年仅41岁。

人物经历

早年生活

提图斯于39年12月30日出生于罗马城,他是韦帕芗的长子,当时的弗拉维家族仍是罗马的骑士阶级。提图斯从小在皇宫中受教育,与皇帝克劳狄乌斯的儿子布列塔尼库斯友好。提图斯身材虽不高大,但却体格健壮,并有过人的记忆力。他曾与父亲一起从军,担任过日耳曼和不列颠军团的司令官,拥有勤劳公正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