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目录

司马光编纂的目录
《资治通鉴目录》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著的一部目录学著作。《资治通鉴》是一部包罗宏富、卷[zhì]浩繁的历史著作,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才能阅读完毕。为了便于查阅,司马光在编[zuǎn]通鉴》的过程中,撰写了《通鉴目录》(简称《目录》),以年表形式概括地表示重大史事,并标明其在资治通鉴中的卷数。[1]

目录

司马光在《目录》“提要”中阐述其编纂方法时说:“其法,年经国纬,著其岁阳岁名于上,而各标《通鉴》卷数于下。又以刘义叟《长历》内朔闰月,及史所截七政之变营于上方,复摄书中精要之落散于其间。“其体全仿年表,用史汉书之旧例。其标明卷数,使知某事在某年,某年在某卷”,《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它是按照年代逐序来记载历史的。因此,要想提取其精要,就只能按照时间逐序来进行,《目录》按照这种方法来编写,这是编年体的体例所决定的。司马光根据《通鉴》实际,创造性地写出了《目录》,这也是古代编年体编纂史上绝无仅有的。
《目录》实际上就是《通鉴》之提要。例如,在星岁记时法“上章因敦”的序号下,对应着楚悼王二十一年,以“悼王[hōng],贵戚大臣作乱,攻吴起,杀之,并射中王尸。太子臧即位,讨为乱者,夷七十余”,来概要记述了悼王死后楚国的情况,并在表中对应指出,有关详细记载在《通鉴》第一卷中。

目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