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布列松

法国电影导演、编剧、剪辑
罗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1901年09月25日-1999年12月18日),法国电影大师,30岁开始接触电影,一生共留下了十四部具有代表性的影片,他的电影带有与其他导演不同的个人色彩与风格[1]
布列松在1933年前一直从事绘画与摄影事业,经过法国导演雷内·克莱尔的推荐进入电影界[2],并于1934年拍摄讽刺短片《公共事务》[3]布列松早期的电影包括1943年的《罪恶天使》和1945年的《布劳涅森林的妇人》[2];布列松在他的文学偶像陀思妥耶夫斯基和乔治·伯纳诺斯的启发下,于1951年拍摄了《乡村牧师日记[3];1956年,布列松基于一位法国士兵安德烈·德利尼(André Devigny)的真实经历并根据自己的战争经历改编拍摄出了《死囚越狱[4],并获得1957年的法国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5];1959年的拍摄的《扒手》是布列松首部自己进行首次自己进行剧本创作的作品[4],这部影片则凸显出布列松极简主义的全面发展[6],该片曾入围第1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4];1962年,布列松拍摄了影史上第4部根据圣女贞德传奇改编的影片《圣女贞德的审判[7];1966年,执导作品《驴子巴勒达扎[6];1967年,布列松执导的《穆谢特》是他最后一部黑白电影[6];凭借该影片布列松获得1967年戛纳电影节OCIC奖、1968年法国电影评论协会奖最佳影片奖等[8];1967年,拍摄了第一部彩色片《温柔女子[4];1971年执导的《梦想者四夜》该片曾入围第2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4];1974年,执导的《武士兰士诺》是布列松的借古喻今之作[9],本片获得第27届戛纳电影节平行单元费比西奖[10];1977年,拍摄的《很可能是魔鬼》使布列松获得第2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最佳影片提名[11];1981年布列松执导了他最后一部作品《钱》[4];因为布列松未能为计划已久的《创世纪》改编筹集到资金,他在20世纪80年代退休[12]
布列松于1999年12月18日去世,享年98岁[13]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