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州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名
汤州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其历史可追溯至渤海国时期。最初的治所位于灵峰县,即现在的吉林省敦化市西北额穆地区。在辽朝时期,汤州的治所迁移至今辽宁省辽阳市西北约一百里的位置。到了金朝,汤州被废除。

历史沿革

汤州的前身为汉朝的襄平县地。唐朝时期曾设立汤州,但具体的起置年月已不可考。唐天宝元年(742年)将汤州改为温泉郡,后在乾元元年(758年)恢复为汤州。汤州在渤海国时期成为一个州级行政单位,下辖灵峰、常丰、白石、均谷、嘉利等五个县,但这些县在后来均被废弃。辽朝时,汤州属于东京道,户籍登记有五百户。金朝时期,汤州最终被废除。

行政区划

汤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行政归属有所变化。在渤海国时期,汤州属于显德府管辖。辽朝时期,汤州隶属于中京道。随着历史的演进,汤州的行政地位和辖区范围经历了多次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