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枣

桃金娘目胡颓子科植物
沙枣(学名Elaeagnus angustifolia L.)别名银柳、桂香柳、七里香、四味果。[1][2]胡颓子科Elaeagnaceae胡颓子属Elaeagnus)落叶乔木小乔木。广泛分布于亚洲与欧洲等地区;在中国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山地、平原、沙滩、荒漠均能生长。[1]
沙枣高5-10米,无刺或具刺,刺棕红色,发亮;幼枝密被银白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红棕色,光亮。叶薄纸质,矩圆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叶柄纤细,银白色。花外面银白色,里面黄色,密被银白色鳞片,芳香;萼筒钟形,裂片宽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雄蕊几无花丝,花药淡黄色,矩圆形;花柱直立,上端甚弯曲;花盘明显,圆锥形。果实椭圆形,粉红色,密被银白色鳞片;果肉乳白色,粉质;果梗短,粗壮。[1][4]
沙枣果实、花等均可入药,具有养肝益肾,健脾调经等功效。[5][6]沙枣营养丰富,口味酸甜适宜,具有较高的营养和食用价值。此外,沙枣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花可提炼制香精、香料;沙枣胶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叶可作饲料;果核的油脂可用于制皂或作润滑油;木材可以用来做家具和工艺美术品等。[7][8]沙枣可于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和防止侵蚀,是优良的沙区绿化树种。[9]
此外,沙枣还是具有入侵性的物种,在美国西部的沿河地区属于高度入侵物种。[10]

品种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