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川胜概图

宋代李公麟所作的画
《蜀川胜概图》又称《蜀川图卷》和《蜀江胜概图》,是由北宋画家李公麟所作的宋代山水画,于1242年至1285年间完成创作。该画长746.5cm,高32.2cm,藏于美国弗瑞尔博物馆[2][1][3]
《蜀川胜概图》全卷分引首、本幅、尾纸三大部分。图幅从右至左,从传统认为的“岷山导江”发源地——汶山、岷山绘起,重点描绘岷江上游及成都平原山水名胜,后直接绘制川江流域之忠州万州云安夔州巫山县而结束。
《蜀川胜概图》通过对景观的如实描绘再现了一个逼真的蜀川山水空间,同时也展示了一个虚拟的巴蜀文化记忆空间。结合当时蒙宋战争的历史背景来看,此图很可能是一种地理想象,一种关于家国山川的象征,是绘制者在战乱之际对故乡的情感寄托。[4]
《蜀川胜概图》因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曾被清乾隆帝收藏,列为“四美” 之一。[2]《蜀川胜概图》画卷所绘内容,为宋代川峡四路(今四川、重庆)的著名山岳、河流、城池风貌,且对宋代的地理名称有详细标注,共记载各类地名188个,主要包括府州军县、山水溪岭、城镇村寨、寺观祠庙、亭堂楼馆等,兼具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蜀江胜概图》还在研究长江水上交通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除描绘蜀江两岸山川名胜、亭堂楼馆以外,还记载了许多桥梁驿站、滩津浦沱等地名以及相距里数、滩数等,如“忠至万,二百九十里;散水滩至绵石,四十三滩”,“万州云安,一百四十里;淘滩至水磨,二十七滩”等,这对研究长江上游尤其是三峡地区水上交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3]

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