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塔瓦河

发源于波希米亚西南部的河流
伏尔塔瓦河(Vltava)是捷克共和国最长的河流,全长435公里(270哩),流域面积28,093平方公里(10,847平方里)。它源出于波希米亚西南部的泰普拉伏尔塔瓦河和斯图代纳伏尔塔瓦河,先向东南流经波希米亚森林,然后向北穿越波希米亚,在布拉格北29公里(18哩)处的梅尔尼克注入易北河。河流中下游区形似峡谷,多急流和锯齿状曲流。主要支流有卢日尼采(Luznice)河、萨札瓦(Sazava)河、奥塔瓦(Otava)河和贝龙卡(Berounka)河。
伏尔塔瓦河在20世纪50年代修建了一些水坝,其中最大的是波希米亚森林的Lipno水坝。2002年8月,该河发生洪水,造成数人死亡。
著名的捷克国民乐派作曲家斯美塔那交响诗组曲我的祖国》(Má vlast)的第二首《伏尔塔瓦河》(Vltava)描绘了该河的美景。这首曲子于1874年完成。
伏尔塔瓦河的捷克名字和德语名字"Moldau"都被认为源自古日耳曼语中的*wilt ahwa(意为“狂野的水”),在《富尔登纳编年史》(872年)中被称为Fuldaha,在1113年后被称为Wultha,在《波希米亚编年史》(1125年)中首次以其波希米亚形式Wlitaua被证实。

河流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