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瞪羚

一种濒临灭绝的偶蹄目牛科动物
鹿瞪羚(拉丁学名:Nanger dama),又称苍羚,是偶蹄目牛科苍羚属的一种食草动物,体型为所有小羚羊中最大的物种。它们喜欢在稀树草原、灌木丛、沙漠地带活动,主要出现在撒哈拉萨赫勒地区。鹿瞪羚身材纤细,脖子修长,脸颊下部呈白色,脖子红褐色,喉咙处有白色的斑块。角的形状像字母S。人类为了它的角和肉而对其进行捕猎。自1950年代和1960年代以来,鹿瞪羚的数量急剧减少。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2016年发布的濒危物种名单中将其列为极危(CR)物种,并预估该种群野生成熟个体仅剩100至200只。

物种学史

“Dama Gazelle”曾经译为鹿瞪羚或鹿羚,以往通常将该物种归于瞪羚属(Gazella)。在2000年,该物种与索马里瞪羚(Soemmerring's Gazelle)和葛氏瞪羚(Grant's Gazelle)一起从瞪羚属划入苍羚属(Nanger)。苍羚属有3个物种,分别为苍羚(Nanger dama)、葛氏苍羚(Nanger granti)和索马里苍羚(Nanger soemmerringii)。

形态特征

鹿瞪羚身材纤细,脖子修长。苍羚头体长140-165厘米,肩高90-120厘米,尾长25-35厘米,它们的大小也具有性别差异,雌性通常重35-40千克雄性则介于40-75千克之间。是所有小羚羊中体型最大的物种。有细腿和细长的脖子,以及S形的角,雄性的更大更结实。皮毛光泽具红褐色和白色斑点。脸颊和下体始终是白色的,脖子红棕色,其喉咙上总是露出白色的斑点。但是,亚种之间的颜色不同。这些动物的角形状像字母S,向后指向并向上卷曲。角的长度通常在25-35厘米之间,雄性比雌性大一些。[1][2]苍羚共有3个亚种,颜色差别很大,在分布范围是从东到西染色程度增加,东部亚种(Nanger dama ruficollis),主要是白色的,只在脖子和背部显示红棕色。最西部的西部亚种(Nanger dama mhorr),上体除了臀部几乎完全红色。它的喉咙处有一个白色的小斑,红色的脸颊上有苍白斑块和黑色的条纹,从眼睛一直延伸到嘴角。体质强壮;有适合长跑的腿;脚上有4趾,但侧趾比鹿类更加退化,适于奔跑;门牙和犬齿均退化,但下门牙保留,下犬齿门齿化,三对门齿向前倾斜呈铲子状,由于以比较坚硬的植物为食,前臼齿和臼齿为高冠,珐琅质有褶皱,齿冠磨蚀后表面形成复杂的齿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