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沙蛇

多分布于尼泊尔等地的蛇种
紫沙蛇(学名:Psammodynastes pulverulentus)是一种游蛇科爬行动物,俗名茶斑大头蛇、懒蛇、褐山蛇。它的头略呈三角形,身体密布紫褐色小点,有点小点并列成数条纵纹。该物种一般栖息于平原、山麓或低山以及常栖于林荫下水草丰茂处,生存的海拔上限为1620米。紫沙蛇分布于尼泊尔锡金印度缅甸老挝越南、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以及中国。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爪哇亚种P.P. papenfussi台湾特有亚种。紫沙蛇是一种小型蛇类,最大长度可达65厘米,但在受到威胁时会形成防御卷并以蝰蛇的方式攻击,因此也被称为common mock viper。

形态特征

紫沙蛇头略呈三角形;眼大,瞳孔直立椭圆形;颈细,头颈分明。头背及两侧有对称的绿褐色纵纹,向后延伸;头背顶部隐约可见黑色“Y”形纹;体背紫褐色,背鳞平滑无光泽,中段17行;腹面黄褐色。有点小点并列成数条纵纹。背面紫褐色。有多数呈不规则“∧”形、镶暗紫色的浅褐色斑,有的无此种斑,而仅有不规则排列的深棕色短折线;腹面淡黄色,密布紫褐色细点,或有紫褐色纵线或点线数行;体侧略呈深浅相间的纵纹数条。头背紫褐色,有镶浅褐色边的暗紫色纵纹数条;唇缘及下颌浅褐色。体型中等大小;头颈可以区分,吻端平齐,吻棱明显;眼睛较大,瞳孔直立椭圆形。颊鳞1枚,不入眶。眶前鳞1,个别为2,眶后鳞2,个别为3;[niè]鳞2(1)+2(3、4)+3(4);上唇鳞8,2-3-3式,极少标本一侧或两侧为7,2-2-3式,个别标本的一侧为9,3-3-3式;下唇鳞8或7,前3对切前颌片;颌片3对。背鳞17-17-15行,均平滑无棱,背鳞不扩大,背鳞亦不呈斜行。
紫沙蛇
大者全长471毫米。有后沟牙;头大,吻棱显著;眼大,颊部略凹。背面紫褐色;头背及两侧有对称的绿褐色纵纹,向后方延伸,体背还有多数不规则的“∧”形斑纹或网纹。体中部背鳞17行;腹鳞148-166;肛鳞完整;尾下鳞42-57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