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芒雀麦

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目禾本科植物
无芒雀麦(学名:Bromus inermis Leyss.),也称禾萱草、无芒草,是禾本科雀麦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秆直立,疏丛生,高可达120厘米,叶鞘闭合,叶片扁平,先端渐尖,两面与边缘粗糙。圆锥花序较密集,花后开展;小穗含花,小穗轴生小刺毛。颖果褐色,7-9月开花结果。广布于欧亚大陆温带地区,分布于中国多个省区。生长在林缘草甸、山坡、谷地、河边路旁。无芒雀麦是优良牧草,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耐寒早,耐放牧,也是建立人工草场和环保固沙的主要草种
2023年7月19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布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航天育种实验项目清单,无芒雀麦在列。[1]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横走根状茎。秆直立,疏丛生,高50-120厘米,无毛或节下具倒毛。叶鞘闭合,无毛或有短毛;叶舌长1-2毫米;叶片扁平,长20-30厘米,宽4-8毫米,先端渐尖,两面与边缘粗糙,无毛或边缘疏生纤毛。圆锥花序长10-20厘米,较密集,花后开展;分枝长达10厘米,微粗糙,着生2-6枚小穗,3-5枚轮生于主轴各节;小穗含6-12花,长15-25毫米;小穗轴节间长2-3毫米,生小刺毛;颖披针,具膜质边缘,第一颖长4-7毫米,具1脉,第二颖长6-10毫米,具3脉;外[]长圆状披针形,长8-12毫米,具5-7脉,无毛,基部微粗糙,顶端无芒,钝或浅凹缺;内稃膜质,短于其外稃,脊具纤毛;花药长3-4毫米。颖果长圆形,褐色,长7-9毫米。花果期7-9月。染色体2n=56(Sokolovskaya et Probatova 1976a,1985,Roos 1975),14,28,56+BS(Armstrong 1987)。须状地下根系发达,叶片偏硬线形,长约15到20厘米,两面具有细柔的毛;直立茎干分4至6节;夏季开花,圆锥花序开展,分枝细弱下垂,小穗扁平,含有7-14小花,外稃有芒;黑褐色扁平种子平均每粒重4毫克。
颖果长圆形,褐色,长7-9毫米。花果期7-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