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值得定律

心理学领域中的定律
最直观的表达为: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这个定律反映出人们的一种心理,一个人如果从事的是一份自认为不值得的事情,往往会持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不仅成功率小,即使成功,也不会觉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价值观

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把它做好。这就是“不值得”定律,一个管理学中的经典定律。它之所以被广泛应用,缘于它揭示的是人类共有的一种心理反应,即对自认为不值得做的事,冷嘲热讽、敷衍了事的态度往往如影随行,致使渴望成功实现自我满足的结果渐行渐远。
这个定律看似简单,实则深奥,它给人们的一个重要反思和启示是:值得做的事就要把它做好!当你遵循着这个启示去行为处事时,在不经意间,你会发现,它给那些徘徊于主观意愿与客观环境的矛盾中,纠结于随波逐流还是激流勇进的选择中的人们指明了方向,让他们不再消极被动,而是从容淡定地坚持“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   。
然而,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不值得”定律的实际应用情形差强人意。有职场达人根据“不值得”定律得意洋洋地总结了五点“金科玉律”:自己认为“不值得”,领导认为“值得”做的事,必须十二分努力做好;自己当时认为“不值得”,长期来看应该是“值得”的事,坚决做好;自己认为“不值得”,社会认为“值得”的事,认真做好;自己认为“值得”,领导认为“不值得”的事,偷偷做好;自己认为“值得”,环境认为还“不值得”的事,暂缓做好。这五点建议虽然道出了人们在自主选择与被迫选择时的无奈与彷徨,看似把“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式宣泄得淋漓尽致,拿捏得恰到好处,但实际上已背离了主观意愿与客观环境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