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王朝

中国史籍中的东南亚国家
扶南为第一个出现于中国史籍中的东南亚国家。该国主体民族为高棉人,信奉印度教,扶南有众多属国。8世纪时,吴哥王朝建立,真腊重归统一,吴哥王朝与唐元明三朝接壤。吴哥王朝极盛时,占有今柬埔寨全部、泰国老挝大部、越南缅甸南部,是东南亚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国家,对中南半岛几乎所有国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该国也奠定了中南半岛诸国的文字基础和宗教基础。
吴哥”,词源于语,意为“都市”。它是9~15世纪东南亚高棉王国的都城。
吴哥王朝(公元802年~1431年)先后有25位国王统治着以中南半岛南端为国土主体的大片土地,其势力范围远远超过当代柬埔寨的领土。从公元初至吴哥王朝的几百年间,其实已有操高棉语的民族及国家存在,高棉本身对此没有任何文字记载,在中国的文献中有提及。

典籍记载

据记载,最早出现一个称为扶南国(Funan),统治当地达400多年,后于6世纪被一分支真腊(Chenla)消灭,接手管治了两百多年。公元802年,由阇耶跋摩二世(JayavarmanII)建立吴哥王朝,至1181年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VII),发展至最高峰,版图包括现今整个柬埔寨、部分泰国、老缅甸越南,可谓一时无两。最後于1432年被[xiān]阿瑜陀耶王朝(Ayuthaya)入侵,弃城逃往森林,从此吴哥窟便于世上消失了五百年,直至19世纪中叶才重见天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