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短语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于孔子的《论语》,千古名句,代代相传。
译文:学习知识以后,经常温习它,不也很快乐吗?[1]

孔子

孔丘(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niàn]七>;~前4 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订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往往寓有褒贬而不直言,这种写法称为“春秋笔法”。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zōu]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