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断层

上盘沿断层面向上滑动的断层
逆断层(英语:reverse fault)是地质构造中断层的一种,为上盘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主要由水平挤压与重力作用而形成。逆断层的形成与地壳运动密切相关,当地壳受到挤压或地幔物质上升等作用时,岩石层会发生压缩或抬升,从而形成逆断层。此外,地震活动也是逆断层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逆断层的活动可以形成各种地形地貌特征,如山脉、峡谷等,也有助于形成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逆断层的活动与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其断裂带是地震的高发区域,对人类生活和安全构成威胁。逆断层一般都是因为压缩力所造成,因此较常发生在聚合型板块边界上。逆冲断层(thrust fault)则为倾角小于或等于45度的逆断层。

概述

按照断层两盘的相对滑动方向分类,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三类。逆断层,是上盘沿断层面向上滑动的断层。这类断层主要由水平挤压而形成,按断面的倾角又分为:高角度逆断层又称冲断层(断面倾角>45°);低角度断层(断面倾角<45°);其中逆掩断层倾角更小(断面倾角在30°及以下)。逆断层位于弧前盆地,其断层上盘的岩体相对于下盘往上移动,原来位置较低的地层会移动到位置较高地层的上方,因此较老的地层会出现在较新地层的上方。

分类

断层根据断层倾角大小分为高角度逆断层和低角度逆断层。高角度逆断层倾角>45°,常在正断层发育区出现。倾角<45°者称为低角度逆断层,其中30°左右或更小者称为逆掩断层。断层规模愈大,推移距离愈远,断层面倾角也愈平缓,有时断层面呈波状起伏。逆掩断层常显示出强烈的挤压破碎现象,形成角砾岩、糜棱岩等构造岩。如果倾角小于15度,且断层上盘位移较远(量级为公里),与原地基岩不是一个整体,属外来岩体,则称为推覆体,断层称为推覆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