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鉴

明朝都御史
朱鉴(1390年—1477年),字用明,号简斋。[1][2][3]泉州鲤城江南人,后徙泉州城西忠孝坊。[4][5][6]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生。[7][8][9]曾祖父朱器高在元元统年间(1333~1335年)由兴化路莆田县携眷移居泉州海清亭,担任泉山书院山长。[10][11]

人物生平

朱鉴家贫,23岁才补县学生员,第二年入县学。永乐十五年(1417年)中举,永乐十六年(1418年)会试登乙榜,授湖北省蒲圻县(今蒲圻市)教谕。
宣德三年(1428年),由左都御史顾佐举荐,朱鉴入都察院观政3个月,升监察御史巡按湖广(今湖南、湖北两省)。当时萧启宇等人聚众占据梅花峒,官兵多次围剿未能平息。朱鉴亲自出马,好言劝谕,萧启宇等众人才散去。鉴于梅花峒的经验教训,朱鉴申报朝廷,请求恢复过去按察副使会同[qiān]事按管辖区域分巡制度,责成官员深入基层,问民疾苦,禁奸惩暴,移风易俗,纠察下属官吏不法行为。宣德六年朱鉴任期满,因顾佐奏请,留任湖广。
正统五年(1440年),朱鉴奉命巡按广东钦州(今广西钦州市)民众黄金广等聚众起事。朱鉴一面招抚闹事民众,一面奏请朝廷设立守备都指挥,加强地方防卫力量,很快使钦州安定下来。他认真省察复查在押囚犯,平反数百起积年冤错假案,招抚许多在逃案犯,促使社会治安逐渐稳定,得到广东省民众的拥护与爱戴。回到北京,他上书朝廷,建议全国按察司增加一名佥事,专门负责屯田事务。朝廷采纳他的建议并颁布施行,成为定制。当时朝廷命成国公朱勇选调都指挥等官300余员攻读《孙吴兵略》、《历代臣鉴》等书,在御史中物色能文能武的人选负责其事。右都御史陈智力荐朱鉴。于是,朱鉴倡议开办武学,开设武科,定立制度,拟定名额,经考试合格者颁给印信。朝廷一如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