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华

《辞海》编委会委员
林耀华,男,(1910年3月27日—2000年11月27日),福建古田人,[1][2]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教育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1935年在北平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3][4]194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以文学体裁撰写的《金翼》一书(伦敦,英文版)成功地表现了中国南方汉族农村宗族与家族生活的传统及其变迁。[5][6]1941年回国后,深入凉山地区,对凉山彝族社会结构与诸文化现象作了缜密的考察,[7]写出《凉山彝家》一书。[8][9]他从1935年在燕京大学担任助教以来一生没有离开过教育战线,教书育人将近70年,培养了众多的学界精英、各界领导和管理人才。[10]
林先生生前曾担任《辞海》编委会委员兼分科主编及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兼“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编委会组长,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成员、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高级研究员和美国传记研究所的国际名誉顾问,并担任全国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会的领导职务。他的传记被美国《名人传》、英国《当代成功的国际名人传》和日本《文化人类学事典》等多种国际名人传收录。[10]

人物经历

1928年考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他在吴文藻先生指导的学士论文《严复研究》中借助文献及口述史料,探讨严复先生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的诊断与主张。在论文中,林耀华不仅将严复先生的思想置于“社会进化”学说的传统中,更对严复先生理解和改革中国的思想、及其教育学说等,进行了细致探索。这种以传记入社会思想的写法,引发了燕大社会学诸学子在学士论文中进行人物研究的写作尝试。而林先生本人对此方法的探索也得以延续,在其名著《金翼》中臻于成熟。
林耀华此后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继续攻读硕士并将研究重点转向中国农村的宗族制度。他发表于《社会科学》(季刊)第2期的论文《拜祖》(1931)运用传统考据的方法,初步探索了祭祖仪式的思想根源。硕士求学时的林耀华受到拉德克里夫-布朗(Radcliff-Brown)的功能学说的影响,其硕士论文《义序宗族研究》(1935)以位于闽东农村的义序为田野调查地,以严整的功能分析的方式描述了“宗族社会”的概念,对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立足于中国东南地区宗族的汉学人类学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