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儿女

1939年沈西苓执导的电影
《中华儿女》是一部1939年在中国大陆上映的剧情电影,由沈西苓执导,赵丹等主演。影片讲述了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制造了惨案,东北人民遭受蹂躏。在牡丹江一带活动的东北联军,英勇抗日,吸引了许多年轻农民。遭受亲人杀害的胡秀芝,加入了抗日联军。在革命斗争的磨练中,她成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部电影以“中华儿女”、“华夏儿女”、“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或黄帝子孙)为标题,分别指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血缘关系和共同祖先。

剧情简介

影片根据《八女投江》故事改编。1936年,在日本人的屠刀下,东北人民惨遭蹂躏。活动在牡丹江一带的东北联军,英勇抗日,吸引了大批年轻农民。亲人遭日寇杀害的女子胡秀芝,报名参加抗日联军。她在革命斗争的锻炼中,入了党,成长为一名坚强的革命战士。冷云是抗联某部指导员,她经历了丈夫在地下工作岗位上被捕牺牲的重大打击,仍坚毅地接受战斗任务,打击敌人。在归队途中,因发现敌军要偷袭联军营地,冷云一面命人绕道给抗联送信,一面率部分散打枪,牵制敌人,把敌人兵力引出营地范围而至牡丹江畔。最后,参加战斗的同志们仅剩冷云、胡秀芝等八名女战士,寡不敌众,生路已绝,她们扔出最后一颗手榴弹,砸坏自己的八支枪,脱光了衣服,视死如归地投入江中。[1]该片描写了东北抗日联军“八女投江”的真实故事,赞颂了先烈们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它以比较鲜明的纪实手法和散文化风格,展现生活和斗争,塑造了胡秀芝、冷云女英雄的形象,尤其着重描写了胡秀芝由普通农村妇女到革命战士的成长过程。创作者追求一种纯朴的感情抒发,整个影片内蕴深沉,富有激情,还具有鲜明的诗的象征意境。影片的结尾处理,既渲染了紧张壮烈的战争气氛,又较为细腻地展示了八名女战士的精神风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片是新中国最早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之一,1950年曾获捷克斯洛伐克第5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自由斗争奖,在文化部1949年至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又获二等奖
中华儿女剧照

幕后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