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大乘佛教经典之一
1
4
《楞[léng]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大佛顶首楞严经》,[1]《楞严经》是在唐代中叶于广州制旨寺(今光孝寺)译成汉语,唐代著名的佛经目录学家智升将其列入《开元释教录》中。自北宋初年第一部雕刊汉文大藏经《开宝藏》起,直至清朝乾隆年间刊刻的《龙藏》,无一例外地都将其列入“正藏”之中。[3]
《楞严经》共十卷,有64460 字,[2]禅定修习之见、修、行、果为框架,以首楞严大定为中心,系统讲述了见地抉择、禅修法门、菩萨阶位以及七趣因果和五十阴魔等佛法大义,其禅观体系组织得十分严密巧妙,义理宏深,内容丰富,因而被誉为佛教“教观之总纲”,素有“佛教全书”之称。[4]《楞严经》的核心思想是如来藏思想,并围绕如来藏思想建立了心性论、本体论、缘起说、心现说、修证论等重要理论,几乎贯摄融合整个佛教修学体系,囊括了佛教中最重要的主题。[5]
近代以来,梁启超、吕[chéng]等一批学者认为《楞严经》是一部在中国创作的“伪经”,吕瀓甚至认为以《楞严经》为代表的伪经的流行正是中国佛教衰落的主要原因。但无论真伪如何,该经长期存在的事实以及它在中国佛教史上巨大影响的事实,则是任何人也无法否认的。[6]该经自唐代中叶译出后便开始流行,宋代之后更是盛行于僧俗、禅教之间,成为汉传大乘佛教的最核心经典之一,是一部对中国佛教之禅、净、教、律、密都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大乘经典。从唐末五代以来,丛林就盛行“楞严法会”,宋元以后楞严咒逐步成为丛林早课的中心内容。《楞严经》长期被汉传佛教人士高度推崇,曾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的颂词。[4]

经名释义

《楞严经》全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又名《中印度那烂陀大道场经》,于“灌顶部”录出别行,属于密部。然该经虽属密部,其对汉传佛教的影响主要还在显教。按照古来注家的观点,此经题即代表了该经的宗旨和始终因果的玄妙深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