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能热泵

利用空气中的能量来产生热能的设备
空气能热泵,也称空气源热泵,是利用逆向热力学循环将热量从低温热源转移到高温热源的装置,是利用空气中低温热能的一种有效手段,[1]并主要用于住宅供热、大型建筑物或建筑群供热、余热回收、干燥技术等领域。[5]
空气能热泵的历史可追溯至18世纪初,当时卡诺循环的发表为其研究奠定基础。1852年,英国汤姆逊教授提出热泵设想,他利用蒸汽机驱动装置,以空气为介质进行热量转移。19世纪70年代制冷设备发展迅猛,但热泵进展缓慢,直到20世纪20-30年代,热泵开始快速发展。期间,英国霍尔丹在1930年报道了家用热泵的应用,性能系数较高。随后,美国也开始热泵的设计与应用,并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批量生产空气源热泵。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大规模生产空气源热泵式空调器。而中国热泵技术发展缓慢,直到90年代改革开放后,引进日本技术,热泵式空调器产量才得以迅速增加,更在进入21世纪后占据中国约70%的市场份额。[5]
空气能热泵根据不同的载热介质,分为空气/空气型热泵和空气/水型热泵。[5]主要由膨胀阀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四个部分组成。[4]其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的两个基本规律:热传导和热对流。热传导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而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传递的过程。在冷冻周期,空气能热泵通过制冷循环实现室内空气的热能传输到室外;而在供暖周期,它通过热泵循环将室外的热能传输到室内。[3]空气能热泵时下已被应用于农业、工商业、建筑、生活等领域,[2]而且,在未来,还将逐渐摆脱对天然气的依赖,发展以空气能热泵为主力的清洁能源[6]

历史沿革

空气能热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叶。1824年卡诺循环的发表奠定了空气能热泵研究的基础。在卡诺循环理论基础上,1852年英国教授汤姆逊(W.Thomson)首先提出一种热泵设想,称为热量倍增器,该装置用蒸汽机驱动一个吸气缸和一个排气缸,工作介质为空气。装置运行时,外界空气进入吸气缸并在其中膨胀后降低压力与温度;低压、低温的空气从吸气缸排出后进入贮气筒吸收环境的热量后提高温度;温度升高的空气紧接着被排气缸吸入压缩,使其温度进一步升高,最后送至所需采暖的建筑物中。[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