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元素

具有放射性的元素
放射性元素(Radioactive elements)是指其已知的所有同位素均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包括43号元素[](Te)和61号元素[](Pm),以及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元素。放射性元素可分为天然放射性元素和人工放射性元素两类,天然放射性元素即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放射性元素,它们是Po,Rn,Fr,Ra,Ac,Th,Pa,U。人工放射性元素是最初通过核反应人工合成并鉴定出来的元素,包括Tc,Pm,At及原子序数Z≥93的元素。[2][3][4][5]
放射性元素具有较强的放射性,大部分元素半衰期较短,具有不稳定、易衰变的特性。但232Th,238U和235U具有足够长的半衰期,因此在自然界中仍然存在,并形成三个天然放射性衰变系,即[]系、[yóu]系和[ā]系。[6][7]
由于放射性元素具有放射性,因此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其损伤程度受照射剂量、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机体接受的放射剂量越大,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8]
放射性元素的应用十分广泛,放射性同位素的踪迹容易被检查出来,所以在工业、农业、生物、医疗等领域中,常常给所用元素中加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就可以检查出这种元素在全部过程中的动态及结果;在医药学领域,放射性元素可用于体内诊断,也可作为药物治疗疾病;在食品领域,可作为一种冷杀菌技术在食品工业广泛应用。[9][10][11][12][13]

相关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