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墩

中国传统家具凳具中的坐具
绣墩,又称瓷凳、瓷鼓、坐墩,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日常坐具,取“墩”与“凳”谐音之意,因古人一般在它的上面铺盖锦绣而得名。此外,因其形状像中国的传统乐器大鼓,所以民间一般习惯称之为鼓墩,而其瓷质清凉的特性,又让它有了凉墩的称号。[1]
绣墩在中国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作家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认为,绣墩最初以低矮的腰鼓形出现,是战国时期妇女为熏香取暖而设计的一种专用坐具。唐代以后,人们的起居方式一改过去席地而坐的传统习惯,绣墩的样式也随之改变,变得与一般木制坐具差不多高,可以垂足而坐。明代嘉靖万历两朝是各窑口烧制绣墩最兴盛的时期,以江西景德镇产量最大,品种主要有青花、法华、五彩、三彩等。到了清代,绣墩的使用更趋广泛,如《红楼梦》《儒林外史》等清代小说中,古代女子的闺阁常常出现绣墩。[1]
绣墩使用讲究颇多,根据不同季节使用不同质地的坐墩。蒲墩保温性能好,越坐越暖,故多在冬季使用。而藤墩透气性能好,散热快,故多用于夏季,取其通风凉爽。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季节辅以不同的软垫和刺绣精美花纹的坐套。[2]

作品鉴赏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