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嘴红鲌

鲌属的一种鱼类
翘嘴红鲌[bó](学名Culter alburnus),又称翘嘴鲌,是鲌属的一种鱼类。[1]翘嘴红鲌为名贵的经济鱼类,其可食部分占58%,富含蛋白质、脂肪,磷、铁等微量元素,营养成分优于其他一些淡水水产品种和鸭、鹅、猪肉。[6]翘嘴红鲌是中国黑龙江省大兴凯湖渔业生产的主要捕捞鱼类之一,也是中国淮河、黄河水系的一些河流和水库的重要经济鱼类。[2][7][8]
翘嘴红鲌主要分布于中国、俄罗斯、蒙古、越南等国家。[5]翘嘴红鲌栖息于水系中下游河流、湖泊及大型水库敞水区的中上层水域;[4][8]属肉食性凶猛鱼类,幼鱼期主要以昆虫、枝角类桡足类[ráo jiǎo lèi]等为食,体长达15厘米开始捕食鮈[jū]类等,体长25厘米则以小型鱼类为食;[2][6][3]有明显的洄游规律,洄游距离可达支流的中上游,如在中国黑龙江大兴凯湖,在南岸肥育和越冬,解冻后向北岸进行产卵洄游,结束后即折回南岸肥育;[8][7]游动迅速,善于跳跃;[2]幼鱼喜集群;[9]翘嘴红鲌是大型鱼类,体重可达15千克[4][9]体长侧扁,头背面几乎平直,[2]腹棱不完全;[2]背部及体侧上部为灰褐色,腹部为银白色。[2][4]
翘嘴红鲌全球种群数量稳定,于202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 3.1——无危(LC)。[5]

形态特征

翘嘴红鲌是大型鱼类,常见个体体重为2~2.5千克;最大体重达10~15千克,体长近1米。[4][9]体长侧扁;头中大、侧扁,头背面几乎平直,头后背部微隆起。[2][3][4]腹棱不完全,自腹鳍基部至肛门;尾柄较长。[2][3][10]体被小圆鳞。[3]侧线完全,前部浅弧形下弯,后部平直,伸达尾柄中央。[3]背部及体侧上部为灰褐色,腹部为银白色,各鳍灰色,末端和边缘灰黑色。[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