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磁场

地球本身及其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场
磁场(Geomagnetic field),又称“地球磁场”,是指从地心至磁层顶的空间范围内的所有场源产生的磁场[1],平均强度为5✖104nT,两磁极处磁场强度约为7✖104nT。[5]常用的地磁场模型有国际标准地磁场模型(IGRF)[6]和世界地球磁场模型(WMM)。[7]
中国人最先发现了磁的各种基本性质并发明了罗盘,在公元前1100年,就有使用指南车的文字记录。[8]公元前640一546年,希腊学者在著作中就有过“磁有吸引力”的记载。[8]关于磁场的成因,有多种学说,其中影响最广的为1919年英国物理学家拉莫尔(Larmor)[9]提出的“地球发电机”理论。[10]在空间维度上,地磁场存在地磁脉动、[11]磁场反转等变化;[12]在时间维度上,地磁场也存在着周期的太阳静日变化[13]与太阴日变化等。[14]地磁场会受到海洋潮汐运动、[4]电离层磁层中的电流变化[3]以及太阳活动的影响。[13]
地磁场可以保护地球生命免受宇宙射线的伤害,还能阻止太阳风接触电离层[15]随着对地磁场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与地磁场相关的学科,如地磁学、[1]电学[16]古地磁学等。[17]通过研究地磁场,科学家绘制了地磁图[18]和地电场模型,用来指导社会生活和生产等活动。[19]

定义

地球是一个天然磁石,它的两极各自在地理两极附近。[4][10]地球本身及其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场称为地球磁场,又称地磁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