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文笔塔

位于常州红梅公园内的南齐建筑
文笔塔位于常州市红梅公园南端,始建于南朝齐高祖萧道成建元年间(479-482年),已有1000余年历史。原名建元寺,俗称塔下寺,后改称太平寺。太平寺塔因巍冠郡中,形似文笔,又称文笔塔,被常州文人视为笔魂。[1]

详细介绍

座落于红梅公园的文笔塔是一座具有神奇传说色彩的古塔。该塔建于南齐建元年间(公元480-482年),原为太平讲寺塔,迄今己有1500余年历史,相传每当塔顶有祥光腾现,常州地区必有文人中状元。北宋大观年,常州一地中进士53名,占1/5强,据说皇帝下令改太平讲寺塔为文笔塔,因此,该塔便成了常州文人心目中的笔魂,每次上京赶考前必未登塔祈祷。自塔建成后,常州先后出现了十五位皇帝,九名状元,一千三百三十三名 进士,还涌现出了一大批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因而就成为常州文化的象征。这也就是文笔塔的来历。
一九八一年在爱国人士刘国钧先生的遗孀刘鞠秀女士及其子女的资助下,古塔修[]一新。一九八八年又修复了“文笔夕照”景区,这是以文笔塔为主体,融纳常州各个历史时期的典故、传说、文物等构成的富有江南园林风韵的景区,它是常州人文荟萃的象征和缩影。
文笔塔历经沧桑,几度废兴。塔园内古迹众多,东院有笔架山、文笔楼、砚池、塔碑,西院有塔影山房、知音坊、季子亭、袈裟塔、塔影桥、红梅阁等。宋代诗人杨万里“题太平寺诗”中有“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阳惟照一孤塔”句,这就是"文笔夕照"景名的由来。景区中有许多诗情画意的景点,塔之东区以“砚池”为中心,四周围有墨香棚、碑廊、文思桥、文笔楼、梦笔轩、夕佳亭、待月亭、塔碑、星聚桥和牡丹台等建筑,塔之西区以塔影池为中心,围以观赏文笔塔倒影的塔影山房,象征“高山流水遇知音”典故的知音舫,纪念常州古城奠基人季扎的季子亭,瞻仰抗元高僧万安和莫谦之袈裟塔等景物,幽雅别致,令人陶醉。塔之北区是笔架山,意即笔魂之架。山脚下有嘉贤坊,进贤坊,荣赐亭和状元楼(刻有自唐代常州九名状元之名录)等景物,点出了延陵季子的贤德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