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乐

法国文学家
马伯乐(Henri Maspero,1883-1945),法国著名的中国学家,沙畹的学生,也是印度支那诸语言专家。他的研究领域广泛,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宗教以及语言学等。马伯乐在中国宗教研究方面的重大业绩,在于他阐明了在中国流行的3种主要宗教(包括儒教在内)彼此之间的关系。他的主要代表作《古代中国》是研究自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221年统一前的早期中国史的重要著作。1971年,他的著作《道教和中国宗教》单独重新出版。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马伯乐在蒙田中学开始他的中等教育,后来转入他父亲曾经就读的路易大王中学。16岁之前,马伯乐一直与父母住在巴黎,1899年,父亲被派往开罗,担任埃及文物局局长,为法国保住这个职位,马伯乐遂被托付给塞弗尔师范学校的女校长,成为一名寄宿生。在这所学校里,马伯乐通过了中学会试,并于1902年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由于马伯乐的父亲当年在巴黎师范学校求学时,曾与第二帝国当局发生龃龉,因此他也就没有到这所位于乌尔姆街的名校继续他的学业。后来他在部队上服役一年后,随父亲前往埃及,在那里完成了论文《托勒密王朝时期埃及的财富》,并于1904年获得历史学和地理学高等文凭。
后来从埃及回到巴黎后,马伯乐开始学习法律,于1907年获学士学位,这对他以后研究中国法律史颇有裨益。与此同时,他开始学习中文,两个原因促使他下定决心投身于汉学研究,一是法国远东学院为汉学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二是他的同父异母哥哥乔治·马斯佩罗不久前以官员和学者的双重身份到印度支那任职。汉学的独特性和难度始终吸引着他。1907年他从东方语言学院毕业,1908年1月27日,他被任命为法国远东学院实习研究员,同年3月抵达越南河内,对当地文化的流传有深刻了解,此时他刚满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