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历

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创制的历法
《大明历》,又名《甲子元历》,是由南北朝时期数学家、科学家祖冲之于公元462年编制成功的一部历法。[1][2]
《大明历》是中国第二次较大的历法改革。[3]祖冲之申请改用《大明历》的举动,对传统的天地、星月、历法带来冲击,因此引来朝臣一边倒的质疑。于是祖冲之写了有理有据的《驳议》,最终,宋孝武帝决定在宋大明九年(公元465年)改行新历。但在大明八年,孝武帝去世,改历的事也被搁置。一直到祖冲之去世后10年,即梁天监九年(公元510年),《大明历》才以《甲子元历》之名颁行。[2]
在《大明历》中,祖冲之首次运用“岁差”测定每一回归年的天数,结果跟现代科学测定的只相差50秒;[2]采用了391年加144个闰月的新闰周;首次精密测出交点月日数(27.21223),回归年日数(365.2428)等数据;还发明了用圭表测量冬至前后若干天的正午太阳影长以定冬至时刻的方法,这个方法也为后世长期采用。[1][2]

概要

亦称“甲子元历”。南北朝一部先进的历法。祖冲之创制。《大明历》采用的朔望月长度为29.5309日,这和利用现代天文手段测得的朔望月长度相差不到一秒钟。在《大明历》中,祖冲之提出了在391年插入144个闰月的新闰周。根据新的闰周和朔望月长度,可以求出《大明历》的回归年长度是365.24281481日,与现代测得回归年长度仅差万分之六日左右,也就是说一年只差50多秒,这是非常精确的资料。冬至点是制订历法的起算点,因此测定它在天空中的位置对于编算历法来说非常重要。可是在祖冲之之前,历算家们一直认为冬至点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这就使得历法制订从一开始就产生了误差。为此祖冲之把岁差概念引进历法中之后,大大提高了历法计算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