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泰罗伊

尼泰罗伊
尼泰罗伊(葡萄牙语发音:[niteˈɾɔj])是巴西东南部里约热内卢州的一个市镇,位于大西洋畔,面对里约热内卢市,隔瓜纳巴拉湾与之相望。尼泰罗伊构成里约热内卢都会区的一部分,曾是里约热内卢州的首府。[1]根据2020年数据,尼泰罗伊的人口为515,317人,面积为129.375平方公里,是该州人口第五多的城市。该市拥有该州最高的人类发展指数,在2010年巴西市镇中排名第七。尼泰罗伊是巴西人均家庭月收入第二高的市镇,并在与教育相关的社会指标方面位居全国市镇的第13位。这座城市有“微笑城市”(Cidade Sorriso)的昵称。2011年,尼泰罗伊被评为巴西最富有的城市,55.7%的人口属于A类。尼泰罗伊是里约热内卢州的主要金融、商业和工业中心之一,在巴西最佳商业城市100强中排名第12。尼泰罗伊由图皮族酋长阿拉里博亚于1573年11月22日建立,是唯一由非基督教徒、未同化的土著人建立的巴西城市。

历史

“尼泰罗伊”一词来源于图皮语,意为“隐藏的水域”。最初拼写为Nictheroy或Nitheroy,它是1554年左右里约热内卢市港口的土著名称。1834年,当它成为里约热内卢省的首府时,采用了旧土著地名“尼泰罗伊”,当时被称为“Vila Real da Praia Grande”。对图皮语中这个术语的含义有几种解释,包括“蜿蜒的港口”。
尼泰罗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73年11月22日,由图皮族酋长阿拉里博亚建立,后来他被强迫皈依罗马天主教,并被赐予基督教名马丁·阿丰索,以纪念葡萄牙探险家马丁·阿丰索·德·索萨。尼泰罗伊的历史还包括法国殖民地法兰西安塔提克的建立、葡萄牙与法国的冲突、帝国时代的城市发展、共和国时代的变迁,以及20世纪的城市化和工业化。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