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戏

山东省中部地方传统戏剧
五音戏是流传于山东省中部的济南、淄博及周边地区的地方传统戏剧。原名肘鼓子,又名秧歌腔,五人戏。[2][3]
五音戏发源于山东章丘历城一带,是在民间种歌、花鼓及肘鼓子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五音戏表演时一般是先吐字,后行腔,曲调口语化,腔调旋律变化较多。其演唱用本嗓,女腔尾音旋律延长,后尾用假嗓翻高,称为“云遮月”,极富抒情性。最初,五音戏的表演以二小(小旦小生)戏、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戏为主,无文场伴奏,内容多反映民间生活,后经发展增添了文场伴奏,剧目也更为丰富。五音戏的唱腔曲调主要有悠板、二不应(二板》、鸡创爪(快板》、散板等,另外还有不少曲牌。传统剧目主要有《墙头记》《王林休妻》《乡里妈妈》《王婆说媒》等,早期代表演员包括铁笛、荀兴旺、曹然生、高桂芳等。[2]
2006年,五音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传承人为吕凤琴霍俊萍[2][4][5]

历史渊源

五音戏的发展,历经了秧歌腔、周姑子戏、杂社、五音戏四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