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公

春秋时期晋国第二十位国君
晋惠公(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637年),姓姬,名夷吾[1],是春秋时期晋国第二十位国君[1][2],在位十四年(公元前650年—公元前637年),晋献公之庶子[1],晋怀公之父[2]
公元前650年4月,在秦穆公齐桓公的支持下,晋惠公成为晋国国君。当政之后,他背弃了割地给秦国的许诺,诛杀大臣,不接纳公子重耳,引起了国人普遍不满。公元前647年,晋国旱灾,民众饥[jǐn],晋惠公遣使请求秦国输粟于晋。秦穆公不计前嫌,慨然答应请求。公元前646年,秦国饥荒,告援于晋,晋惠公拒绝了秦人的请求,秦人愤慨。公元前645年,秦穆公率大军讨伐晋国,晋惠公及诸大夫皆成秦军之囚,在割让所许贿秦的“河外列城五”大片土地后,被放回晋国。公元前637年,晋惠公病死,太子[]即位,是为晋怀公[2]

人物生平

献公疏远

夷吾的母亲名叫小戎子,是翟国狐氏之女,她与其姐姐大戎狐姬同嫁晋献公。大戎狐姬生晋文公重耳,重耳年长于夷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