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内战

1975年发生于黎巴嫩的战争
1975年4月,黎巴嫩基督教长枪党民兵与穆斯林民兵、巴勒斯坦游击队首次发生冲突。一辆巴勒斯坦客车遭到基督教徒伏击,30人被打死,从而引发旷日持久的黎巴嫩内战。次年5月,叙利亚军队约3.5万人以“阿拉伯威慑部队”名义进入黎巴嫩。[1]1987年,黎巴嫩伊斯兰教领袖请求叙利亚部队进驻首都贝鲁特西区,以阻止那里的巷战。1990年结束黎巴嫩内战,仍有1.5万叙利亚军队驻扎在黎巴嫩各地。[2]
1975年黎巴嫩内战爆发,这场复杂的现代战争对中东地区乃至国际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黎巴嫩内战的爆发有其深刻的国内根源。在政治层面,教派主义政治制度为黎巴嫩实现国家独立奠定基础,但也成为制约日后国家政治发展与改革的障碍;穆斯林社群对分享更多政治权力的诉求同基督徒社群对失去特权的担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并成为引发国家认同危机的重要原因。在经济层面,黎巴嫩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仍面临教派和阶级矛盾激化带来的双重压力。与此同时,在后谢哈布时期,黎巴嫩政府的社会治理和危机应对能力持续弱化。上述因素的交织叠加构成了黎巴嫩内战爆发的国内根源。[3]

起因

黎巴嫩内战(1975年-1990年)黎巴嫩是一个多教派国家。1943年独立前夕,人口约130万,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人口比例为6∶5,各教派即在此基础上达成分配国家领导职务与议会席位的协议:总统和军队总司令由基督教马龙派人士担任,总理和议长分别由伊斯兰教逊尼派什叶派人士担任,军队参谋长则由伊斯兰教德鲁兹派人士担任,在议会99个席位中,基督教派占53席。此后数十年间,在马龙派和世俗派穆斯林统治下,黎巴嫩成为中东地区最稳定的国家,旅游、银行、过境贸易给其带来高额收入,人民生活水平与石油国家不相上下,首都贝鲁特更成为与苏黎士并称的国际金融之都和中近东交通、教育、文化中心,号称“近东巴黎”,黎巴嫩镑也成为和瑞士法郎、西德马克一样坚挺的国际货币。
黎巴嫩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