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化

北方部分汉语方言的构词方式
儿化是北方部分汉语方言的一种构词方式。在词根(一般为名词)后面加上儿尾以构成一个新的名词,新名词的含义是对词根名词含义的拓展或者特定化。由于历史上,地域上,“儿”的读音千变万化,导致出现的儿化的表征亦有所不同。汉语方言里,北京话以多儿化而闻名。

定义

儿化:韵母er同其它韵母合成一个音节,使这个韵母变为卷舌韵母的语言现象。
它是部分北方话里头的东西。北方话中有许多词汇的字音韵母因卷舌动作而发生音变现象,这种现象就叫做儿化。儿化了的韵母就叫“儿化韵”,其标志是在韵母后面加上r。儿化后的字音仍是一个音节,但带儿化韵的音了一般由两个汉字来书写,如芋儿(yùr)、老头儿(lǎotóur)等。儿化是否使韵母产生了音变,取决于韵母的最末一个音素发音动作是否与卷舌动作发生冲突(即前一个动作是否妨碍了后一个动作的发生),若两者发生冲突,妨碍了卷舌动作,儿化时韵母发音就必须有所改变。普通话中除er韵、ê韵外,其它韵母均可儿化。有些不同的韵母经过儿化之后,发音变得相同了,故归纳起来普通话39个韵母中只有26个儿化韵。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