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

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
大禹治水拼音dà yǔ zhì shuǐ,大禹治水又名([gǔn]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堵为疏,最终获得了胜利。
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作品内容

内容简介

传说在帝尧时期,经常发生洪水,百姓日子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为了制止洪水泛滥,尧帝曾召集部落首领会议,征求治水能手来平息水害。祖父被推荐来负责这项工作。尧素来觉得鲧这个人不可信,但眼下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就暂且将治水的任务委任给鲧。鲧接受任务后,采用堤工障水,作三之城,就是用简单的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以障洪水,九年而不得成功,最后被放逐羽山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