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郛

民国政治人物,蒋介石的盟兄弟
[](1880年—1936年),原名绍麟,字[yīng]白,别字天生,号昭甫,笔名以太,浙江绍兴百官镇(今绍兴市上虞区百官街道)人,民国著名政治人物,中国同盟会成员,蒋介石的盟兄弟。[1][2]
1880年3月8日,黄郛出生在浙江绍兴上虞县百官镇(今绍兴市上虞区百官街道),幼时随父母到杭州居住,进私塾学习后补为钱塘县学生[a],后进入浙江武备学堂。1905年,黄郛被清政府选派到日本东京振武学校学习,随后加入中国同盟会。[1][2][3]1910年,黄郛毕业后回国,在清廷军裕府二厅、军事官报局任职。武昌起义后,他参加了光复上海的战役。1913年,“宋教仁案”发生后,黄郛起事反对袁世凯,后因被通缉逃亡至日本美国等国。1916年,护国之役发起,黄郛由美国返回上海,参加反袁军事活动。战役结束后,黄郛闲居在天津[1][3][4]
1918年到1924年,黄郛在北洋政府任职,期间参加了冯玉祥领导的北京政变。1924年11月,黄郛的摄政内阁成立,随后修正确定了五条清室优待条件[b],迫使溥仪出宫,段祺瑞成为中华民国总执政后,黄郛辞职结束内阁,返回天津闲居。[5][1]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黄郛跟随蒋介石为其出谋划策,次年,黄郛任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五三惨案”发生后引咎辞职。[5][1][6]1933年5月,黄郛任行政院北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长,代表国民政府对日签订《塘沽协定》。1935年春,黄郛隐退,回到莫干山,次年9月,复任国民政府委员,12月6日因肝癌在上海病逝。[7][8][9]
1932年,黄郛与妻子沈亦云在莫干山东麓的庾村筹办了莫干山小学,并以小学为中心,推进当地农村改进工作。[10]黄郛死后,他的夫人沈亦云撰写一本书叫《亦云回忆》,其中披露了不少历史细节,证明自己的丈夫是蒋介石媚日外交政策的替罪羊。[9]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