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音速反舰导弹

打击海上船舶的导弹
超音速反舰导弹(英文:supersonic anti-ship missile[1])属于反舰导弹,为第四代反舰导弹[5][6][7]
超音速反舰导弹起源美苏冷战时期,苏联水面编队力量弱于美军。为寻求优势,苏联试图通过潜艇、巡航导弹和反舰导弹封锁海洋,重点发展能够打击航母等大型水面舰艇的重型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8]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苏联和西方国家着手发展第四代反舰导弹,苏联较快地取得了技术突破,其特点是采用复合制导技术和多种抗干扰措施,技术水平明显提高。[9]超音速反舰导弹由导航系统、战斗部、动力系统、电源系统等组成。[9]超音速导弹上采用多种弹道飞行技术,具有低弹道、高低复合弹道和全高弹道,以适应不同类型目标和不同打击距离。[10]代表装备有俄罗斯日炙、缟玛瑙,中国CM-302等。[2][3][4]超音速反舰导弹动能较大,采用延时引信高爆战斗部时以马赫2飞行速度命中的200千克导弹战斗部,打击能量相当于M0.9(时速约950公里)时的400~450千克的弹头,对多层舱壁的舰艇破坏效能较大。[11]
发展过程中,超音速反舰导弹所要求的良好气动外形和隐身性能所需要的特殊气动外形存在矛盾。新型反舰导弹的发展方向主要体现为“亚超结合、聚焦高超”,即亚音速反舰导弹与超音速反舰导弹同时并存,超音速反舰导弹将成为未来反舰导弹发展的主要方向。对亚音速反舰导弹而言,侧重于超低空、超隐身设计,主要着眼低空突防能力的提升;而超音速反舰导弹侧重于超高音速、大机动、远程高弹道设计,甚至发展弹道导弹作为反舰导弹,主要着眼以速度取胜。[12]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