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块壮字

出现于唐代的文字
古壮字也叫方块壮字,或称土俗字,壮语称为Sawndip。[1]古壮字产生的年代,学术界大多认为是从唐代开始。[1]唐宋以来,壮族民间曾流行古壮字,这种文字是在汉字的基础上,[3]利用汉字的音、义组合而成。[4]古壮字和壮族的语言相一致,因此自古至今,它一直在壮族民间流行。[1]
这种文字有的是借用汉字的偏旁部首重新组合而成,有的是借用汉字注壮语音义,有些是创造的类象形字。[5]其一方面迎合了“书同文”的政策,使记录壮语的文字有了汉字的形态得以保存和流传,另一方面,也是极少数古骆越文字发展的方向。[5]
本源字和土俗字,这是壮族文字发展史上两个阶段的表现形式。[6]“本源字”壮字的起源——古骆越文字,“土俗字”也就是方块壮字。[6]学术界一般认为,壮族的土俗字始于唐,兴于宋而盛于明清,既有碑刻,且有大量的师公唱本和民歌抄本传世。壮族的许多传统长诗、神话故事等藉此得以保存。[6] 

历史起源

唐宋以来,壮族民间曾流行“土俗”字,及方块壮字。根据1989年广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办公室出版的《古壮字字典》(初稿)统计,共有10700多个字。这些字都是从上百年或数百年前出版或手抄的牒诉、券约、师公唱本、山歌本、故事传说、族谱、信件和碑文中收集下来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