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花棚

明朝时期从福建传入的民俗舞蹈
跳花棚明朝时期从福建传入,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舞蹈,属于[nuó]舞。它有固定的“科本”(演唱台本),共分接神、安座、开棚门、小孩儿、道叔、秀才、后生唱歌、依前、陈九、锄田等十八科(场),多表现农事耕耘、男女情感、生活趣谈,意在驱邪除恶,祈求风调雨顺、物阜民安、五谷丰登。
2011年5月23日,跳花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起源

粤西化州地区的“跳花棚”又称跳棚舞,是一种表演时戴着面具的傩舞。起源于福建福州,于明朝末期流传到化州
该舞曾传入化州榕根和长尾公等村,并世代相传。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该舞在其它村庄失传,只有长尾公村将其传承下来。据地方志书对明、清两代化州人民跳棚的情况略有记载:觐光门外沙洲为棚,城乡社会择善歌者,着童子傀衣、傀巾,[yín]夜持铃合歌合舞,奏鼓乐,上下坛场缓步。这种活动俗呼“跳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