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王国

古以色列人建立的君主制国家
以色列王国(希伯来语:ממלכת ישראל המאוחדת,英文:Kingdom of Israel)是公元前930年[a]到公元前722年,巴勒斯坦北部的君主制国家,都城在撒马利亚。以色列王国是以色列联合王国分裂后的北国,保留了原国名,南部称犹大王国(Kingdom of Judah,又翻译为犹太国)。以色列王国存续200多年,经历9次改朝换代,19位国王。[1][2]
公元前1030至公元前930年,希伯来人建立了以耶路撒冷为首都,连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埃及的以色列联合王国。[3]公元前930年,以色列联合王国分裂为南北两国。所罗门王的儿子罗波安继续掌握南方的犹大便雅悯两个支派,称犹大王国。北方10个支派则另立耶罗波安为王,保持了以色列的旧称,建立以色列王国。以色列王国政局相对南方犹大王国更为动荡,频频更换统治者。暗利登基后,通过联姻与犹大王国和腓尼基人的推罗王国联姻,恢复了以色列的强国地位。然而,暗列引进异教使得以色列王国宗教矛盾尖锐,引发了将领耶户发动兵变,并成为以色列王国第十任君主。[4][5]
公元前8世纪80年代,由于亚述帝国遭到削弱,而以色列国王耶罗波安二世(公元前786—前746年在位)精明强干,遂使国力暂时中兴。到公元前738年,以色列王国陷入混乱状态,向亚述帝国朝贡。为抵抗亚述帝国,以色列王国与大马士革王国结成地区性联盟,但在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三世的进攻下溃败。以色列王国大部分地区被亚述军队占领,国土缩小,何细亚被立为傀儡王。公元前724年,亚述王撒缦以色五世再次进攻以色列,俘虏何细亚。公元前722年,亚述王萨尔贡二世占领撒马利亚,以色列王国灭亡。[4][5]残存的以色列人部分逐渐同化,部分被送往亚述边远地区,成为“十个遗失的以色列部落”。[6]
政治上,以色列王国是以氏族权力为基础的君主制国家,其历史上9次王朝的更迭并非单纯由一位君主接替另一位,而是由不同氏族支派支持的9位代理人实现的。[5]经济上,以色列王国处于本土纳贡生产方式的制度下,农民负担沉重,社会贫富分化严重。[7][8]文化上,以色列王国使用的文字是希伯来文[9]以色列王国信奉独尊耶和华犹太教,祭祀仪式和祭司领导体制是以色列人宗教生活的核心。[10]然而国人信仰混乱,不能坚守犹太教。[11]以色列王国是基于山区农村人口形成的民族国家国体非常小,宫廷和官员均保持着亲缘性质的密切联系,统治集团内部持平等主义理念。[12]外交上,以色列王国政策比较矛盾且多变。大体而言以色列面临北方大马士革王国的压力,和南方犹大王国之间也彼此竞争,但面对亚述帝国压力时,会寻求与二者结盟。[4][13]

国号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