蠕形螨

永久性寄生螨
蠕形螨(英文:demodicid mite),因寄生于毛囊中,故又称毛囊螨(follicle mile),分类上属真螨目蠕形螨科(Demodicidae)、蠕形螨属(Demodex),到目前为止已记录有140余种(亚种),[1]寄生于人体的主要有毛囊蠕形螨(D.jolliculorum)和皮脂蠕形螨(D.breuis)。[1][2]
1842年,Simon将人体蠕形螨定名为Acarus jollieulorum,随后建立蠕形螨属(Demodex Owen,1843),并改名为Demodex,folliculorum(Simon,1842)。1855年Nicolet建立了蠕形螨科(Demodici-dae)。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Nutting团队对蠕形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国内,上海第一医学院,白求恩医学院、苏州医学院、青岛医学院、山东医学院皖南医学院等院校均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1]
蠕形螨因形似蠕虫得名,是一种永久寄生性小型螨类,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前额、鼻、下颌、眼睑周围和外耳道,以毛囊上皮细胞和腺细胞的内容物为食。毛囊蠕形螨寄生于毛囊内。皮脂蠕形螨常单个寄生于皮脂腺或毛囊中。对温度较敏感,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37摄氏度。当宿主体温升高时,毛囊及毛囊口扩张,皮脂腺内容物变稀,利于虫体爬出,在体表爬行,爬出者多为雌螨。蠕形螨属于负趋光性,多在夜间爬出,在皮肤表面求偶。蠕形螨对碱性环境的耐受力弱于酸性环境。[2][1]

简介

寄生人体的两种蠕形螨形态基本相似,螨体细长呈蠕虫状,乳白色,半透明。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