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鳍刺鰕虎鱼

原产于亚洲的淡棕色海洋鱼类
黄鳍刺蝦虎鱼,Acanthogobius flavimanus (Temminck et Schlegel),[5]属虎鱼科,地方名为油光鱼、光鱼,为暖温性中小型虎鱼。[6]黄鳍刺蝦虎鱼体长一般为150毫米,第二背鳍鳍条有13~15根。生活于近海咸淡水中,或进入河口。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中国南海、东海黄海渤海均有产,可红烧、清炖、油煎等。肉可药用,可治腹痛、浅表性胃炎疳积消化不良等症状。[6][5]

外形特征

体长为体高的5.1-6.3倍,为头长的3.2-3.5倍。头长为吻长的2.6-3.0倍,为眼径的4.5-5.4倍,为眼间隔的8.5-10.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8-1.9倍。 体延长,前部圆筒形,后部侧扁;背缘浅弧形,腹缘稍平直;尾柄颇长,大于体高。头中大,圆钝,略平扁,背部稍隆起。头部具3个感觉管孔。颊部稍隆起,眼下缘有1条斜向前下方的感觉乳突线,颊部下方自上颌后部至前鳃盖骨具3条感觉乳突线。吻圆钝,颇长,吻长大于眼径。眼小或大,背侧位,位于头的前半部,眼上缘突出于头部背缘。眼间隔狭窄,小于眼径,稍内凹。鼻孔每侧2个,分离,相互接近:前鼻孔较大,具1短管,位于上唇;后鼻孔小,圆形,边缘隆起,紧位于眼前方。口小,前下位,斜裂,下颌长于上颌,稍突出。上颌骨后端仅伸达中部稍后处,不达眼前缘下方。上、下颌齿细小,尖锐,多行,排列呈带状,外行齿均扩大;下颌内行齿亦扩大,不呈犬齿状,犁骨、腭骨及舌上均无齿。唇厚,发达。舌游离,前端平截形。鳃孔大,侧位,向头部腹面延伸,止于鳃盖骨中部下方。前鳃盖骨及鳃盖骨边缘光滑。鳃盖骨上方有3个感觉管孔,前鳃盖骨后缘具2个感觉管孔。峡部宽大,鳃盖膜与峡部相连。具假鳃。鳃耙短小。 体被弱栉鳞,吻部无鳞,项部、颊部基鳃盖上方均具小圆鳞。胸部及腹部被小圆鳞;项部的圆鳞向前延伸至眼后方。无侧线。 背鳍2个,分离;第一背鳍高,基部短,起点位于向前基部后上方,鳍棘柔软,第二鳍棘最长,头长约为其长的2.1倍,平放时,不伸达第二背鳍起点;第二背鳍略高于第一背鳍,基部较长,第一、第二鳍条较长,最长鳍条稍大于头长的1/3,平放时,不伸达尾鳍基。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同行,起点位于第二背鳍的第二、第三鳍条下方,后部鳍条较长,平放时,不伸达尾鳍基。胸鳍宽圆,扇形,下侧位,上部无游离丝状鳍条,鳍长稍大于吻后头长,后缘不伸达第二背鳍起点下方。腹鳍略短于胸鳍,圆形,基部长小于腹鳍全长的一半,左、右腹鳍愈合成一圆形大吸盘,其膜盖边缘内凹,呈细锯齿状。尾鳍长圆形,短于头长。肛门与第二背鳍起点相对。雄鱼生殖乳突细长而尖,雌鱼生殖乳突短钝。 液浸标本的头、体为灰褐色,背部较深,腹部浅棕色,体侧具1纵列不规则云状棕褐色斑块。头部亦具数个不规则棕褐色斑块。眼前下方至上唇具2条黑色斜纹。第一背鳍中部无黑斑,两个背鳍各具3-4纵行黑色小点;尾鳍具6-7行由黑色小点组成的弧形条纹。臀鳍边缘黑色,胸鳍基部具1不规则浅褐色条纹,腹鳍浅色。灰色或黑色。[7]

地理分布

黄鳍刺鰕虎鱼原产于西北太平洋东亚海域,分布于中国黄渤海和东海北部,朝鲜半岛以及日本水域,向北可达俄罗斯,主要栖息于较为泥泞和河口和内湾水域,淡水流域下游也能见到它们的踪迹,通常会在沙泥底底部挖掘洞穴藏身。由于其对盐度和水质的强大耐受力,黄鳍刺鰕虎竟然通过国际海运活动搭乘着船只压载水入侵到了美国和澳洲水域,于1971年首次出现于悉尼港水域,后形成种群并通过海岸向外蔓延,目前悉尼及其周边的新州东南部河口中都有着它们的踪迹,除此之外,维多利亚州墨尔本的菲利浦港在1990年成为了黄鳍刺鰕虎鱼在澳洲的第二个立足点,2019年4月,南澳大利亚洲阿德莱德港口水域也出现了首个记录,但不确定是否建立种群。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