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泰勒

J.H.泰勒
美国天体物理学家约瑟夫·胡顿·泰勒(Joseph Hooton Taylor Jr. 1941年3月29日— ),与拉塞尔·艾伦·赫尔斯(Russell Alan Hulse)共同发现了一种新型脉冲星,为引力研究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并因此荣获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泰勒的研究为引力波的存在提供了间接定量证据,验证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

人物简介

约瑟夫·胡顿·泰勒出生于费城,成长于新泽西州辛纳明森镇,其父母均有贵格会传统。他在摩尔斯敦朋友学校接受教育,表现出对数学的天赋。1963年,泰勒哈弗福德学院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1968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天文学博士学位。泰勒在西弗吉尼亚州格林班克的国家射电天文台参与了第一颗脉冲星的发现工作,并自此专注于脉冲星天体物理学的研究。他在1980年加入普林斯顿大学,担任物理学詹姆斯·S·麦克唐纳杰出大学教授,并曾任院长六年,直至2006年退休。

个人成就

泰勒博士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投身于脉冲星的观测研究,并策划了一个先进的脉冲星巡天计划。他的学生赫尔斯在执行巡天观测时,发现了第一个脉冲双星系统,为验证引力辐射的存在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室。泰勒教授长期致力于引力波的研究,通过对双星系统的观测,证实了引力波的存在,为广义相对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他与同事乔尔·韦斯伯格合作,通过对脉冲星的观测,证明了爱因斯坦预测的引力辐射的存在和性质。现在已知存在多个双星脉冲星,独立的测量结果也证实了泰勒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