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松

原产于美国东南部的乔木
火炬松(学名Pinus taeda L.),乔木,在原产地高达30米;树皮鳞片状开裂,近黑色、暗灰褐色或淡褐色;枝条每年生长数轮;小枝黄褐色或淡红褐色;冬芽褐色,矩圆状卵圆形或短圆柱形,顶端尖,无树脂针叶3针一束,长12-25厘米,径约1.5毫米,硬直,蓝绿色。球果卵状圆锥形或窄圆锥形,基部对称,长6-15厘米,无梗或几无梗,熟时暗红褐色;种鳞的鳞盾横脊显著隆起,鳞脐隆起延长成尖刺;种子卵圆形,长约6毫米,栗褐色,种翅长约2厘米[1]
火炬松干型饱满通直,材性优良,生长迅速,适应性广[2],中国庐山、南京马鞍山富阳安吉闽侯武汉长沙广州桂林南宁柳州梧州等地引种栽培[1]
火炬松原产于美国东南部,经过数十年引种驯化,已成为中国南方造林规模最大的用材、生态树种之一。火炬松是公认的松材线虫抗性最强松类树种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南方速生用材树种类抵御台风、雨雪冰冻自然灾害表现最好的外来树种[2]

产地生境

原产北美东南部。中国庐山南京马鞍山富阳安吉闽侯武汉长沙广州桂林南宁柳州梧州等地引种栽培,生长良好。在南京明孝陵有40多年生的树木,高24米,胸径45厘米;在安徽马鞍山引种造林,比当地的马尾松长势为旺,很少受松毛虫危害。这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造林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