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围屋

中华客家文化特色民居建筑
客家围屋,又称土楼、围龙屋、围楼、土围、水围、围堡、客家围等,是一种集祠、家、堡于一体 ,具有鲜明防卫特征的封闭式客家民居,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窑洞广西干栏式建筑、云南一颗印,统称为中国五大民居建筑,也被称为‘‘东方城堡”。[1][2][3][4]
围屋起源于唐宋时期,兴盛于明清时期,是客家先民南迁过程中,根据中原建筑的形式建造的具有防御性的围合性民居建筑。各地的客家人与原著民的生产生活和民俗习惯相融合,形成了不同的建筑样式,有土楼、四角楼、围楼等。[1][2][3][4]
客家围屋的建筑条件要依山傍水选址,并要遵循传统的风水学说,一般为坐北朝南,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多为木、土、石。其平面布局以方形和圆形为主,具有良好的平面对称性,整体性较强、坚固牢靠,并有较强的实用特点。客家围屋的三个典型是赣南闽西、粤东北客家围屋,历史悠久,代表性强。[2][5][6][7]
客家围屋是中原建筑和南方地域文化结合的典范,独具特色,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朵灿烂奇葩,享有“世界建筑文化遗产”之美誉。[1][6]

命名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