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丝草

菊科飞蓬属草本植物
香丝草(Erigeron bonariensis L.),俗称蓑衣草、野地黄菊、野塘蒿,分类为菊科飞蓬属[1]香丝草原产地为南美洲,在中国分布于中部、东部、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区,秦岭南北坡均有分布,常生于荒地、田边、路旁,为一种常见的杂草[3]
香丝草是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根纺锤状。茎直立或斜升,中部以上常分枝,密被贴短毛。叶密集,基部叶花期常枯萎,下部叶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中部和上部叶具短柄或无柄,狭披针形或线形。头状花序多数,在茎端排列成总状或总状圆维花序;总苞圆状卵形,背面密被灰白色短糙毛。花托稍平,有明显的蜂窝孔。花期5-10月。[3]
香丝草的主要危害为繁殖能力强,具有较大生物量,严重影响本土植物生长,降低当地生物多样性。其经济价值为全草可供药用。[3]

植物学史

中国引入扩散史:香丝草属于无意引进的物种,从邻国自然随风扩散。最早于1857年在中国香港采到标本,不久扩散到广东上海,1887年在重庆采到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