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会战

1944年抗日战争战役
衡阳会战,是指从1944年6月20日至1944年8月8日期间,中日双方在中国湖南省衡阳市及周边地区发生的战役,主要包括湘东湘西作战,以及衡阳保卫战。[1][4]
1944年6月20日,湘东作战开始,日军第3和第13师团发起了对湘江东岸的进攻,随后攻占了攸县等地。7月底至8月初,中国第37、44、58和70军进行了反击并收复了萍乡及部分失地。8月2日,中国第九战区调整了战略部署,将日军逼退至衡阳。9月2日,中国军队在茶陵反击战中击退了日军,湘东作战结束。[2][5]1944年6月21日,湘西作战开始,日军第40师团攻占了湘乡。6月底,中国第99军在反击中与日军在湘乡郊外的大育桥进入相持状态。7月3日,日军占领了永丰。中国第58师在经过激烈战斗后于7月11日收复了永丰,并迫使日军退守桃林山。7月22日,中国第58师突破了日军防线,有效参与了衡阳外围的战事,结束了湘西作战。[2][5]1944年6月22日,日军开始轰炸衡阳并迅速向城东推进,中国第190师在泉溪市简短抵抗后撤退,衡阳保卫战正式开始。在6月28日至7月2日期间,日军发起了全面攻击。中国第10军全力抵抗,阵地基本保持完好,但人员损失惨重。7月11日至7月16日期间,中国军队抵抗了日军包括轰炸和毒气攻击在内的多轮猛烈进攻,之后在16日下午撤退至第二防线。20日,中国第10军试图与第62军汇合失败,遭受严重伤亡。8月1日,日军成功占领了141高地。8月4日至8日,日军继续强攻衡阳,中国军队在弹药和援助不足的情况下利用手榴弹刺刀顽强抵抗。8月8日清晨,在激战47天后,衡阳的北部和西北部阵地失守,多名中国高级将领被俘,衡阳保卫战结束。[1][2]衡阳会战历经一个多月,以衡阳城失守,日军成功占领衡阳告终,其中日军伤亡约6万人,中国军队损失约1万5千人。[1][3]
日军占领衡阳后,迅速占领了祁阳和零陵道县,并于9月14日迫使中国军队放弃全县防线,随后开始桂柳会战,攻下桂林柳州南宁,至12月10日与越南日军会师,成功打通通往印度支那的陆路,完成了一号作战的战略目标。[5]衡阳会战后,日军虽然成功攻占了衡阳,但中国军队在衡阳会战大量牵制并消耗了日军兵力,阻止了日军快速通畅西南交通线的计划,为抗日战争后续战役争取到了战略调整时间。[3]衡阳会战不仅对中日战场产生了重大军事影响,在政治方面,日本在此战中的沉重损失也促成了日本首相东条英机的下台。同时也导致了蒋介石美国参谋长史迪威间的紧张关系。[3][5]中国国家档案局评价:“衡阳会战不仅是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关键战役之一,也是全球反抗法西斯战争中少数对抗众的经典案例。西方媒体将其誉为“东方莫斯科保卫战”。[6]

战争背景

地理背景